|
企業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稅收減免、人才引進、上市加分以及幾萬到幾百萬不等的資金補貼等優惠政策,對于企業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然而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辛辛苦苦花了好幾個月終于把資料弄好了,發給相關的領導或專業人士看后,總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輕則小改動,重則需要再花一個多月時間重新整理。
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次性申報通過,讓各申報中的企業少走彎路
檢查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的只提供營業執照);
檢查企業名稱、證照號碼與企業注冊登記表填寫的是否一致。
企業人員數是否滿足183天。
人力資源情況表中職工總數與對應月份個人所得稅繳納人數匯總數(包括社保人數)是否一致。
是否附有企業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工作崗位:科技人員名單中科技人員數量與人力資源情況表中科技人員數量是否一致。
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比例是否大于10%。
檢查有蓋受理稅務機關公章的2018、2019、2020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一般收入明細表、期間費用表、不征稅收入表)是否齊全。(經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年度)
是否有受理稅務機關公章。
是否原件掃描。
檢查2018、2019、2020會計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是否齊全(經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年度)。
檢查是否原件掃描。
是否有會計師事務所公章、注冊會計師簽名。
審計報告是否附有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附注。
審計報告的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是否有填報人簽字、企業公章。
近3年凈資產、銷售收入、利潤總額是否與主要情況表填寫的一致。
檢查是否有2018、2019、2020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經費專項審計報告(經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年度)。
是否原件掃描。
是否有會計師事務所公章、注冊會計師簽名。
是否有會計師(稅務師)事務所符合資質要求的說明。
是否具備獨立執業資格,成立三年以上。
承擔認定工作當年的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人數占職工全年月平均人數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職職工人數在20人以上。
是否有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的佐證。
是否附有會計事務所營業執照復印件、執業證書復印件。
是否有研發活動符合歸集重點支持技術領域的依據說明研發費用歸集范圍及來源說明。
近三年研發費用總額、在中國境內研發費用、基礎研究費用是否與主要情況表填寫的一致。
境內研發費用占總研發費用比例為是否大于60%。
研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比例是否達標:*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不低于5%;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不低于4%;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是否有2020會計年度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專項審計報告。
是否原件掃描。
是否有會計師事務所公章、注冊會計師簽名。
是否有會計師(稅務師)事務所符合資質要求的說明。
具備獨立執業資格,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內無不良記錄。
承擔認定工作當年的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人數占職工全年月平均人數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職職工人數在20人以上。
是否有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的佐證。
是否附有會計事務所營業執照復印件、執業證書復印件。
是否有認可為高新技術產品的依據說明。
總收入是否=近一年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和納稅申報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收益+不征稅收入。
總收入、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否與主要情況表填寫一致。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近一年總收入比例是大于60%。
檢查立項報告中立項名稱或內容是否與申報書填寫的一致。
科研活動材料+實施期限較長、或截至目前尚未完成的項目是否有中期研究成果佐證中已結題項目是否有結題、驗收、完成的佐證。
知識產權證書(或授權通知書+繳費憑證)名稱、類別是否與申報書填寫的一致。
是否有*近一年的年費繳費憑證。
通過轉讓、受贈等取得的知識產權是否有變更證明。
是否有專利、技術訣竅、項目立項證明等成果來源證明材料。
是否有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工藝、新技術推廣應用證明、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轉化證明材料。
是否有成立研發機構證明材料。
是否有研發組織管理制度。
是否有研發投入核算體系證明材料、研發費用輔助明細賬。
是否有研發設備設施證明材料。
是否有產學研合作活動的證明材料(合作協議、立項合同、人才培養交流等)。
是否有人才引進制度績效評價獎勵制度。
是否有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
是否有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獎勵實施案例。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是針對整個公司申報前三年科研項目的規范管理,只有做好充分的事前準備工作,您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才能萬無一失,切勿臨陣磨槍,臨時抱佛腳。